焦點:18-19世紀中西方視覺藝術的調適

5月11日 - 9月15日
已結束


展覽內容以文化局澳門藝術博物館和廣東省博物館的特色藏品外銷畫及“錢納利畫派”作品為基礎,聯袂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藝術館,精選出展品300餘件/套,從畫藝、畫技、畫材三個維度入手,講述發生在珠三角地區18至19世紀中外畫家共同創造的中西方視覺藝術對話與調和。


今年,適逢錢納利誕辰250周年,展覽特意精選與澳門淵源甚深的錢納利及其學生或受其影響者的畫作百餘件,全方位展現出此段時期錢納利在華南地區的強大影響力,也突顯了澳門作為東西方文化碰撞視窗的重要角色。展覽通過植物、船舶、風景、肖像、風俗等不同繪畫題材,解讀中西方繪畫技法中體現出的對話。而油畫、水彩、水粉、素描、版畫等中西方繪畫材料,更可顯示中西方畫材之相互影響。


(一)畫藝的調和——“錢納利畫派”:

英國畫家喬治•錢納利(George Chinnery,1774—1852)被視為19世紀於東方最有影響力的西方畫家,此部分展品包括錢納利、西方僑民、土生葡人及一批中國畫家(啉呱等外銷畫家)的作品。


地點:澳門藝術博物館三樓

展期:2024/5/11 -2024/9/15


(二)畫技的調適:

18、19世紀,伴隨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中西方繪畫的技藝在華南沿海一帶不斷展開調適與融合。此部分通過植物畫、船舶畫、風景畫、肖像畫、風俗畫等不同繪畫題材解讀中西方繪畫技法中體現出的對話與調適。


地點:澳門藝術博物館四樓A區

展期:2024/5/11 -2024/8/11


(三)畫材的調節:

透過油畫、水彩、水粉、素描、版畫等視覺藝術作品及中西方繪畫材料,全景式概覽中西方繪畫材料的調節與融合。


地點:澳門藝術博物館四樓B區

展期:2024/5/11 -2024/8/11


參考網址
其他精彩活動